很高興有這機會聽取 IQChinese公司 陳總經理的演講,針對科技與學習,elearning的商機與轉機為主題所做的內容.這次演講的主題與方向著重於實務面的探討,藉由 陳總經理這些年來在數位學習相關領域工作的經驗以及目前在IQChinese 公司如何轉虧為盈的奮鬥過程,深入淺出,精彩而幽默的演講,讓我真的受益良多.
就數位學習e-learning,在以往來講,就像.com的一窩蜂流行,大家認為有很多的商機,紛紛投入金錢與人力,但是最後仍僅存的沒幾家,事實證明有商機是一回事,能掌握商機且從中賺到錢那又是一回事,盲目的追隨確不知所謂,最終將以失敗收場,不僅耗費大量資金與人力,連最寶貴的青春也都葬送掉,到頭來一場空.
大家何其有幸能事先汲取前人寶貴的經驗,有失敗有成功,雖不至於是踩著前人的失敗向前,確也能說是有前人的智慧加持,少走許多冤枉路,真的要心存感激.結合了陳總經理的心得分享,也給了我一些感觸,凡事不能只看一面,多角度去看事情,且能從對方的角度去想事情,那麼作事情也較能成功,小時候常聽大人說,若要往高雄,就要往南走,不論是走路,坐公車,火車…等只要方向對了,到達目的地是遲早的是,若一開始方向就錯了,就算速度再快也無法達到目標,我们就像那小孩一樣,前輩大人,給了你前進的方向,再來就要靠自己找到合適的方法,努力向前,那離成功的目標也就不遠了.
在陳總經理的分享過程中,有一段話,我覺得很棒,抄錄下來和大家分享,
從客戶的角度和需求來思考
1. 確認需求對象.
2. 掌握需求內函.
3. 瞭解使用者行為
4. 掌握關鍵技術
5. 設計產品與服務
就需求對象來講,特別是技術人員背景,凡事以技術為導向,總是認為產品技術有多好多新多先進,一定會大賣,大家一定會接受,可是事實往往會有很大的落差,殊不知,大部分的產品都有目標客戶,你的目標客群在那里,客群數有多少.有了對象才能有相對應的作為,如行銷,訪談,試用..等進一步了解需求內函.
我非常相信 [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 這句話,將來要使用新產品的是這些人,若不能符合這些人的需求與期待,那研發人員認為再好的科技產品也只能成為過去.
如MOD 線上電視,電影,KTV…等, 推行了幾年,但是成果仍有限,價格如此貴,不如第四台方便,KTV不論是自家購買卡拉OK或是到KTV與朋友同樂,都不是MOD KTV目前所能取代的.
一般而言,有商機的東西,看到有人賺錢,很快就一窩蜂的大家都會儘速模仿,很快就會互相競爭而減低獲利,若你能掌握相關的關鍵技術,不僅能提高獲利空間,同時透由競爭與合作關係,還能擴大市場.
在設計產品與服務方面,特別是數位學習領域,範圍很廣所涉獵的的專業內容也不同,如下:
1. 學習服務業
2. 教材提供者
3. 編輯工具
4. 教材委製
5. 平台業者(同步)
6. 平台業者(非同步)
針對掌握不同類別的相關的專業知識, ,再配合目標客戶群市場
1. 政府
2. 企業(大,中小)
3. 學校
4. 個人(升學,就業,認證..等)
5. 其海外(如大陸)
設計出符合客戶的需求的產品或服務
因此,除了能發現商機外,還要能掌握及學習相關關鍵技術,找到目標客戶市場,了解客戶實際需求,配合設計與開發整合的服務及商品,必能掌握致勝關鍵,達到預期的獲利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