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電玩遊戲與我

說起電子遊戲對我來講可是印象深刻,而我的成長過程也見証了電子遊戲的發展過程,現在回想起來特別有意思.
從早期的AppleII PCgame遊戲,是透過錄音磁帶載入式,我印象中主要的遊戲是
小精靈

小蜜蜂(射擊遊戲)

,雖然內容簡單,但樂趣無窮,再來是世嘉大型主機(SEGA),每次假日或下課後就會和同學一起去擺機台的商場去大戰一翻,那時,最喜歡玩格鬥

雷電(射擊遊戲)


,,,特別是和同學比賽過關樂趣無窮,後來學校還擔心學生在電動遊樂店逗留,還作了要求和管制,後來TVgmae開始盛行,任天堂TV遊戲機,在家就可以玩,不過要卡帶,不同遊戲有許多卡,那時喜歡歡超級碼麗系列遊戲

,再來就是SonyTVgame PlayStation,那時PS系列講求的是高畫質的遊戲開場動畫,(太空站戰士系列)
後來還買了PSII 太鼓達人系列,


聽著音樂,大家隨節奏敲敲打打,非常有趣,
    隨著科技進步,視窗版PC Game也一直升級,(大富翁系列)

,到許多益智遊戲和角色扮演(三國誌系列)


都陸續出線,還有ON-line 2D.3DGame (魔獸爭霸系列.)

也陸續盛行,開啟了電子遊戲的新風潮.另外為了不讓線上遊樂專美於前,適合全加大小可以玩的TV game WII 也適時的推出,加入許多體感技術以及無線搖控功能,我經常玩的是Sport系列



以及WII Fit的相關遊戲系列如平衡遊戲.


    最進微軟XBOX360 Kinect也加入許多體感技術,運動大會

舞動全身遊戲


都讓人喜歡,在今年的世貿電玩展大出風頭,熱賣每天限量250,買家大排長龍,在世貿電玩展館內人山人海看起來電玩產業非常興旺

,難怪中華網龍股價一飛衝天.


    我想未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從平面到立體,從有線到無線,從一人到多人,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結合,讓電子遊戲不再只是娛樂工具,還將會扮演教育,醫療,觀光,..等更多更多的用途.

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Socio-Technical System 社會化技術系統帶來的醒思

Socio-Technical System 社會化技術系統這樣的內容,讓許多人及技術夲位的人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有許多時候人们總會有一些迷失,為甚麼擁有如此尖端且運用豐富技術的產品會叫好不叫座,而看似問題頗多的產品確贏得許多人的接受,因為大部份的系統只專注系統的本身而忽略了人的因素,而人的因素往往是決定系統是否成功最主要的關鍵.
何謂系統, 有目的的收集相關聯的組件一起工作取得了一些共同的目標,而使用此系統到底是誰,除了機器外最重要的是人,而人又分CustomerOperator,直接使用者和間接使用者,滿意度以及接受度才是人们所關心的,若忽略了人的情感,那整個系統離失敗已不遠矣.
例如: Apple IPhone 系列手機,的內容一般來講不是功能最多,規格也不是最好的,通常也是一年才出一款,可是確有許多愛好者的擁護,就像電視廣告中出現的台詞 :  ”它抓的住我 “ ,它了解大部份名眾最關心以及最常使用的80%功能加以改良最佳化以及人性化考量,貼切人性情感需求,因而在市場上獲得認同.
人的好惡喜厭雖然不易測量,但透過人的行為和態度還是會得出一些端倪,行為偏重的是外在的表現,而態度偏重內心的想法,而通常內心態度也會影響到外部的行為表現, 例如: 探查對網站系統的滿意度接受度
1.      行為分數
可透由網站系統report or log 得知 user 登入次數多寡,登入時間長短以及發表的文章..等等數據 .
2.      態度分數
因屬個人內心情感,不易得知,但透過訪談,問卷調查也能得之一,,當然具名和不具名可能也會直接影響問卷的真實性,與有效性

想像一下,幫父母在山上買了超大別墅豪宅,但交通不便,沒有鄰居朋友,也遠離熱鬧商圈或市場,那真的是父母要的嗎?還是只是要告訴別人你很有錢,你想表現你很孝順.反觀許多企業和政府相關單位,不就是這樣嗎?資源沒有用在對的地方,真可惜.

     因此,系統建置前期相關利害關係人的參與是有絕對的必要性的,少了人這個重要因子,到頭來很可能是一場空,好事變壞事還惹人嫌.

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系統開發實務經驗專題演講

很高興有這機會聽取中國文化大學推廣部 陳仁偉 老師的演講,針對系統開發實務經驗專題演講為主題所做的內容.這次系統開發實務經驗專題演講內容對我們非常重要,不僅限於IT相關人員,同時對企業的高階主管尤甚重要,因為隨著科技化的腳步,資訊化的整合不僅對內提供企業內部有效的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生產力,對外還能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同時也能讓一般使用者了解好的系統開發可以改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以往的系統開發讓人容易產生誤解,以為只有功能性,需求性的專案系統,每次的導入只是讓人排斥,電腦key一份,手寫又一份,當需要作資料分析報告時,電腦跑出來的資料往往又不是我们需要的,而現今的系統開發已將層次提高,結合企業或單位的最高策略目標及方向,直接影響著企業的成敗,所以一個高瞻遠矚的領導者就非常的重要的,得到經營層的支持,有了明確的目標,大家才有共同奮鬥的目標,就像拔河一樣最終能獲得勝利的果實.

系統分析是給誰看的?提供以下看法:
1.      系統開發團隊
讓團隊了解整個清楚架構,以及短中長期所要執行的內容以及目標和方向.
2.      高層(有經營決策的關係人)
了解整個系統開發所能展現的成果以及所需人力,時間,成本.並給予支持.
3.      使用單位
明白整個系統架構,所帶來的改變,以及影響,並給予信心,同時得到全力的配合.

當然 要分為上中下三個版本,因為雖然是同一件事,但不同角度所關心的內容略有不同,所要呈現的內容也不同.

    陳老師有特別提到推廣部長官 呂新科老師在對推廣教育部的經營理念所提出四個大方向也讓人頗為贊賞
1.      人文的孕育
2.      科技的應用
3.      創新的經營
4.      社會的關懷

陳老師在演講中就內部管理舉了一個例子,與大家分享.

以往針對電話費的管理往往是讓人頭痛的問題,誰可以打國際,長途,手機,誰不可
,誰要限制,何時限制,若有限制但又有臨時需求要如何處理,造成耗時管理,但不一定省到錢的結果,經由電腦系統化管理,開放權限控制但提供透明化個人電話計費管理,讓所有使用者在有需求的情況下方便使用,但又不會胡亂使用因為筆筆通聯都有記錄.

    另外特別針對教育系統模組(零管理)的概念提出說明,讓相關人力由22人減為4,當然重點不在砍人而在資源的有效應用.
1.      學生 (無障礙空間)
提供多元管道,讓學生能有效處理相關業務.
2.      老師 (無時間障礙)
讓老師不受時間限制,有效處理相關業務
3.      教務人員 (無技術障礙)
提供方便使用與管理的界面,處理相關業務.

科技應用是來幫助人的不是來限制人的,而以往的制度是過去科技限制的結果,要日新月異,創新應用.提高層次擴大視野,才能享受科技應用所帶來的好處.